留学防陷阱:揭密外国“野鸡大学”4骗术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日前在京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所院校吸引了众多中国学生和家长的目光。但是,留学这条看似繁花似锦的道路上不乏陷阱。在此次教育巡回展上,如何规避留学风险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专家建议学生和家长擦亮眼睛,防止掉进留学陷阱。

“野鸡大学”骗术有四  别让障眼法给唬住

近年来,在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中,发生了多起被外国“野鸡大学”欺诈的事件,这给学生和家长们敲响了警钟。所谓“野鸡大学”,指的是在没有得到国家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的情况下授予欺诈性的或毫无价值的学位的学校。该如何鉴别冒牌学校呢?资深留学专家侯世军说,“野鸡大学”使用的障眼法主要有4种招数。

招数之一:取个响亮的名字,沾点名校的光。

“野鸡大学”对取名字可谓煞费苦心。在中国招生的“野鸡大学”,不管大小,都叫大学,而且往往一听来头不小,比如“美国世纪大学”、“大西国家大学”、“美国国家大学”等。

招数之二:国际认证,一块金字招牌。

“我们颁发的学位是得到国际认证的。”这是“野鸡大学”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规大学几乎没有几家会把自己学校的毕业文凭和认证证明放在网页上给大家看,也不会说自己被国际机构承认等等。很多“野鸡大学”却会把文凭和认证文件放在醒目位置,以证明自己获得了所谓的“国际认证”。

招数之三:网络障眼法。

通过网站也可以看出“野鸡大学”的蛛丝马迹。这些学校网址的结尾大多是“.com”或“.org”,而不是“.edu”,学校工作人员用的电子邮箱通常也并不以“.edu”结尾,而是使用免费邮箱的地址。

招数之四:标榜学历可以进行公证。

很多“野鸡大学”都喜欢强调授予学生的学历可以获得公证,可以获得中国驻外大使馆的认证,甚至把这些文件放在网页上。其实,所谓的文凭公证、认证,是利用中国学生对国外法律制度认识不够而采取的一种骗术。

预防受骗把握三原则  中介“两证”要查看

此次教育展上,学生和家长咨询最多的问题是:怎样预防受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车伟民表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三条原则。

第一,选择的院校或者中介推荐的院校,是不是在教育部涉外监管网上可以查到。

第二,在和留学机构签署协议时,看这家机构使用的是不是教育部和国家工商总局推荐的示范文本协议。

第三,申请人委托中介机构办理留学,如果遭到拒签,中介机构是否承诺退费,并明确几日内退费。

“黑中介”也是令学生和家长头疼的重要因素。如何鉴别中介机构是否合法呢?这要看中介是否拥有两个证件:

一是注有留学中介服务字样的工商部门颁发的有效的营业执照,二是由教育部核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证书》。